炎黄子孙的姓氏文化--普渡居周易起名
 
 
 
 
 
 
 
 
 
 
 
 
 
 
 
 
 
 
 
 
 
 
 
 
 
 
 
 
 
 
 
 
 
 
 
 
 
 
 
 
 
 
 
 
 
 
 
 
 
 
 
 
 
 
 
 
 
 
 
 
 
 
 
 
 
 
 
 
 
 
 
 
 
 
 
 
 
 
 
 
 
 
 
 
 
 
 
 
 
 
 
 
 
 
 
 
 
 
 
 
 
 
 
 
 
 
 
 
 
 
 
 
 
 
 
 
 
 
 
 
 
 
 
 
 
 
 
 
 
 
 
 
 
 
 
 
 
 
 
 
 
 
 
 
 
 
 
 
 
 
 
 
 
 
 
 
 
 
 
 
 
 
 
 
 
 
 
 
 
 
 
 
 
 
 
 
 
 
 
 
 
 
 
 
 
 
 
 
 
 
 
 
 
 
 
 
 
 
 
 
 
 
 
 
 
 
 
 
 
 





北京周易起名  天津周易起名  河北保定周易起名  河北唐山周易起名  河北邯郸周易起名  山西太原周易起名  山西大同周易起名  内蒙古呼和浩特周易起名  内蒙古包头周易起名  辽宁省沈阳周易起名  辽宁省大连周易起名  吉林长春周易起名  吉林白城周易起名  黑龙江哈尔滨周易起名  黑龙江齐齐哈尔周易起名  上海市周易起名  江苏南京周易起名  江苏无锡周易起名  浙江杭州周易起名  浙江宁波周易起名  安徽合肥周易起名  安徽淮南周易起名  江西南昌周易起名  江西九江周易起名  山东济南周易起名  山东青岛周易起名  河南郑州周易起名  河南洛阳周易起名  湖北武汉周易起名  湖北宜昌周易起名  湖南长沙周易起名  湖南衡阳周易起名  广东广州周易起名  广东汕头周易起名  广西南宁周易起名  广西桂林周易起名  海南海口周易起名  海南三亚周易起名  四川成都周易起名  重庆市周易起名  贵州贵阳周易起名  云南昆明周易起名  西藏拉萨周易起名  陕西西安周易起名  甘肃武威周易起名  青海西宁周易起名  宁夏银川周易起名  新疆乌鲁木齐周易起名  台湾台北周易起名  香港周易起名  澳门周易起名
 
 

  

 


炎黄子孙的姓氏文化


2013/4/26

    姓是人类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时间相差很大, 产生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中国人
的姓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義氏时代,中国的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
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是由女和生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偏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据古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姓是风姓,最早的氏是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等。
    在商周时期,姓与氏有着严格的区别。姓是大宗的族号,氏是由大宗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一姓可包括若干氏,同姓不婚的礼制实行得很严格。确定婚姻关系之前,男女辨姓成为必要的程序。
    西周是氏的数量大发展时期,西周王室通过分封制度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每一次分封诸侯,既封土授民,又赐爵命氏。新的氏便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由姓分化出氏的情况,汉人应劭《风俗通,姓氏》归纳出九种类别:氏于号、氏于居、氏于事、氏于谥、氏于爵、氏于国、氏于官、氏于字、氏于职。郑樵《通志,氏族略序》细分为32类不同情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的儿子管叔鲜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以采邑为氏。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仿,诸侯又赐给从属于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氏,如刘、白、崔、鲍、费、范等。
    以地为氏。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氏。齐国的陈仲子本为世家,后来他辞去爵位,灌园于于陵,他的后裔便以"于陵"为氏。属于此类的氏还有东郭、南宫、西闾、北丘、百里等。
    以祖父的字或名为氏。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即国君之子)的字为氏,如施、游、孔、颜、董、袁等氏即属此类。如果其祖父没有字,那就用他的名为氏,这一类的氏有金、少、汤、童、展、苟、庆父、高阳,等等。
    以排行次第为氏。古时兄弟姊妹的排行常常以伯(或孟〉、仲、叔、季为长幼之序。春秋时卫国大夫仲叔于奚的后代就用了 "仲叔"作氏。
以官爵为氏。封官晋爵是很值得荣耀的,后人便把官爵的称呼拿来作氏。属于此类的氏有史、帅、军、司徒、司马、司空、王、公、侯,等等。
    以技艺为氏。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直接以自己的职业为氏,像算卦的以"卜"为氏,杀猪宰羊的以"屠"为氏,制作瓶瓶罐罐的以"甄"为氏,唱戏的以"优"为氏(古时称唱戏艺人为倡优、优伶)等。
    以德行为氏。少正卯在鲁国名声很大,孔子门人称他为"鲁之闻人",他的后代以"闻人"为氏。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终于促成他回国登位,即晋文公。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温暧,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氏。汉代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黥刑(脸上刺字),他的后代不忌讳这一点,以"黥" 为氏。
    在众多的命氏方式中,氏于国、氏于字、氏于官、氏于邑四种是最主要的。到了春秋末年,姓与氏的区别还是非常严格的。进入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周王室的实力和烕望江河日下,封邦建国、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再也难以继续下去。昔日的公子王孙多巳沦落为平民,以国、以邑为氏作为“别贵贱、显门弟”的标志也就失去了意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阶级地缘政治从此取代氏族血缘政治,姓与氏的区别实质性地死亡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孔子"姓孔氏",汉高祖"姓刘氏",可见,到了西汉,姓即氏、氏即姓已经成为普遍的观念,姓和氏合二为一,互为称呼,或称姓,或称氏,并以父传子的模式代代相传,两千多年来没有变化过。
    中国古老的姓氏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的全过程,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过程中和国家统一上,曾经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作用。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中,前19个姓,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不到0.5%的姓占据了 50%的人口,这种现象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 后来有些姓逐渐消失了,仅剩下今天的4000多个。如果我们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一些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
    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遗产。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小姓、奇姓,让其传承下去非常必要,国家应该制定一定的政策保护不常见姓。

 



 
 
 
       
   Copyright 2008-2009 © 普渡居易学权威机构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周易起名
   地 址:福建.屏南县花亭街普渡居周易起名馆(花亭庙往前30米处)   客服QQ咨询: 周易起名
   电 话:0593-3300680    客服QQ:569332148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闽ICP备17013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