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习俗改名法
2013/6/1
遵习俗改名主要发生在古代。当时由于受宗族观念、男尊女卑、官贵民贱等思想的影响,人们一旦发生诸如改嫁、过继等情况’都要严格遵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改名。 这种遵习俗改名的传统,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随母改嫁改名。 在古代社会里,随母改嫁的孩子叫“人子”,通常来说是要改名的。如郭威,五代后周的建立者,其本姓为常。后来由于其家道贫寒加上其父早衰,母亲王氏便携他改嫁郭家,于是他就从郭姓改名为郭威。 又如范仲淹,宋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在他出生后不久’其父就去世了,其母便带着他改嫁到长山一个姓朱的人家,于是范仲淹从朱姓改名为朱说,并随朱姓兄弟就读于白山醴泉寺。直至20年后,他考中进士,才把母亲接回范家,自己也恢复了范姓,取名仲淹。 第二,过继做养子改名。 过继是指将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别人做养子。一般来说,过继的父姓而改名的,这种改名又两种情况。 ◎一种是同姓过继改名 同姓过继的现象主要兄弟之间,因此,一般是不用改名的。但是有一定教养和知识的人在名字上也作些文章。 如唐初书坛四杰之一的虞世南,自幼过继叔父虞寄为嗣子,所以长大后便改名字伯施,意思是兄长将儿子给予弟弟。 ◎另一种是异姓过继改名。 无论是草野百姓还是官宦之家,只要是异姓过继,首先便要改姓而从养父姓。 如魏武帝曹操之父曹嵩,原本名为夏侯嵩,后过继到曹家,成为曹腾的养子,他也就由此而改名为曹嵩,从此,曹与夏侯两姓同族。 第三,做家仆奴婢改名。 古代社会里大户人家的家仆奴婢,一般来说都具有卖身的性质,因此,这些家仆奴婢有时也根据主人的意愿而从主姓改名。 如明朝为人狂放不羁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了追求华太师家中的秋香,不惜改名换姓为“康宣”,卖身投到华府去当家童。后来,由于华太师见其精明能干,武中有文,很赏识他,便主仆同姓,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华安”。 这些虽都是旧时代的习俗,但随母改嫁而改名、因过继而改名的现象如今仍然存在。不过在改名时,受这些习俗的影响已显得微乎其微。
|
|
|
|